当前位置: 党建专栏  > 党员风采 / 正文

从“治病救人”到“防病救民”!黄从新:一生只为这颗“心”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31日
文章来源:
阅读次数: 次阅读

他,是一位医生,从医40余载,一辈子就想当一个合格的医生,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是他毕生追求的最美妙旋律;他,是一位学者,是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事业的推动者和领路人,引领中国心脏介入治疗进入黄金时代;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追梦人,年过七旬仍躬耕不辍,为湖北“323”攻坚工程贡献智慧,为人民健康事业奉献终身。他说:“一张健康网,一生健康情!”为实现这个梦想,这位年过七旬的“追梦人”,仍不辞辛苦带领着他的团队奔跑在荆楚大地。

黄从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获得者。现任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心血管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北省心血管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著30余本;获科研成果奖2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湖北省十大科技转化成果奖1项等。

听“心音”,只为一声声健康的心跳

“叮铃铃……”不久前,清晨的一阵电话铃声惊醒了尚在睡梦中的湖北宜城李先生。电话这一头是设在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湖北省心电大数据中心”医生石少波。“远程心电监护警示:您已发生较为严重的心脏传导阻滞,请速到最近的医院就诊。”万幸的是,经及时诊治,李先生摆脱了心脏性猝死危险。

这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黄从新教授牵头承担的“基于大数据的可穿戴心电监护和预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造福心血管病患的众多场景之一。4年多来,该项目已累计筛查出超过10000例患者并挽救生命。

从听诊器传来的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从监护仪器上看到的是规律而起伏的波浪线,对每个心内科医生来说,这都是毕生追求的最美妙旋律和曲线。

“在疫情之前,我的每个专家门诊都会限号15个,就是为了能有充分的时间‘视触叩听’,而听就是听诊,这对心脏科医生来说尤为重要,它是一项基本功,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听诊器,就能让患者避免很多并不需要的检查。”黄从新说,对于心内科医生来说,听诊器就像一支枪对于一名战士一样重要;即使心电图、X线、超声、CT等检查已经很普及,但听诊这项基本功仍然不可取代。听诊可以对心律不齐、早搏、心房颤动等做出诊断,而对于儿童的先天性心脏病、老人的心瓣膜病,这些都可以从听诊中听到杂音,从而判断杂音产生的部位、性质以及杂音的级别。

2019年底,在黄从新的发起下,来自全国的599名心内科医师一起做了件十分“拉风”而有意义的事情,大家手拿听诊器,成功挑战“世界最长听诊队列”吉尼斯纪录。只为呼吁临床医生们,在用好现代化诊疗设备的同时,也要用好听诊这项传统而并不过时的基本功。

从医40多年,成功救治过数以万计的病患,但让黄从新始终难以释怀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自己在读博士期间接诊的一个14岁小伙子。这个小伙子来自周边县市,妈妈说他上课上得好好的,会溜到桌子下面,过一会又自己爬起来了。黄从新当即判断小伙子应该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的晕厥,通过腔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了他的判断。但面对要装一个能除颤的起搏器,得十几万元的费用,家长实在无能为力。出院时,黄从新叮嘱男孩妈妈,每周一定要给他发来一份男孩的心电图。就这样,在如约收到3个星期的心电图后,第四个星期,黄从新迟迟没有等来心电图,原来,男孩在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已经离开了……此事,对于刚刚从医不久的黄从新来说,一直难以释怀。也让他暗下决心,此生要在心律失常领域,死磕到底。

平“心率”,引领我国心脏介入进入黄金时代

生于1951年,出身寒门的黄从新,“文革”期间从军新疆,在戈壁滩上为“两弹一星”贡献了近五年青春岁月。“这段历程虽是艰辛,但培养了我军人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令我受益终身。”黄从新说。

结束军旅生涯后,适逢高校恢复招生,黄从新进入湖北医科大学,攻读本科和研究生,并在心血管领域扎下根来。之后又来到同济医科大学攻读博士,毕业后分配至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原湖北医科大附一院),从此迈向心脏介入领域辽阔的疆域。

黄从新回忆,刚来到人民医院时,正是心律失常介入诊疗的探索阶段,他从有限的国外文献报道中发现,已有国外学者使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很好。但是具体的过程和方法,文章中并未提到。为了尽快破解难题,在李庚山教授的指导下,黄从新和团队成员江洪、唐其柱,开始了没日没夜的研究工作。他们先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使用超高频能量直接作用于动物心脏,反复尝试不同赫兹、不同焦耳的能量对心肌产生的不同的损伤作用,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万事开头难,在那段拓荒岁月里,因为长期介入治疗要接收射线的照射,让我的白血球变异率曾高达27%,”但他却笑着说,那是一段美好回忆,想起都是满满的幸福。

随后的日子,他和全国的心电生理学家一道,不断总结经验,交流心得,完善手术步骤及操作方法,使得这类手术迅速发展。目前,手术时间已经缩短到不到1小时,成功率达到95%以上,成了心内科介入治疗的常规手术之一,成千上万的患者因此获益。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被攻克以后,黄从新又开始了一项新的长征:攻克房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难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之后的十余年时间里,面对一个可能无解的难题,黄从新带领团队从最细微的研究开始做起。最终他们从房颤的结构重构、神经重构、电重构等方面阐述了房颤发生的机制,根据这一重要发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改进了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方法,使手术的即刻成功率提高到90%以上,使万千房颤患者从中获益。

在房颤导管消融的推广上,黄从新更是呕心沥血,尽心尽力。他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100多篇有关研究房颤的文章,撰写了17篇述评,组织了5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制定了6项“专家共识”,举办了14次国际论坛……为普及、推广经导管射频消融房颤这一治疗策略,他几乎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治“心病”,给万千患者带来“心”的希望

“让所有中国人,包括最穷苦的老百姓都能享受到最先进的医疗技术”,这是黄从新的信条和人生追求。

从寒门走来,他深知基层百姓的苦和难,也一次次送医送药到基层。他清楚地记得,1999年8月,带领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223位专家“重走长征路”来到革命老区红安,冒着酷暑坚持跋涉20公里路,为老区人民健康服务的情景。“我们来到一家家徒四壁的人家,妈妈是哑巴,哥哥是肿瘤患者,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当我的听诊器听到女孩胸前呼噜呼噜杂音的时候,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没想到为共和国贡献如此之大的革命老区,解放几十年,还如此贫穷,医疗卫生如此落后……”回忆起这一段,黄从新教授满是感慨。

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导致百姓看病难,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很多偏远地区的老乡来大医院看病舍不得花钱住旅馆,有时晚上就直接睡在医院走道了。”这些都让黄从新看在眼里。

在国家大力实施新医改的背景下,时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的黄从新,敏锐把握医改新动向,并掷地有声地提出,“医院姓‘公’,就意味着更多的社会责任!”“要让更多患者享受医疗技术进步的成果!”

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医院在省内率先实施了组建湖北省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组建武汉城市圈医疗服务俱乐部、以省级龙头医院托管县市级医院构建医疗联合体等多种创新举措。这一系列举措,推动了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医疗服务成果共享,使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城大医院的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在全面提升县市级医院的综合水平的同时,有效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现象。

2021年6月,黄从新再次带队来到红安。这次,他带来了全国房颤中心联盟的顶尖专家服务老区人民,除了开展义诊、房颤免费筛查外,还和基层医生一道构筑心房颤动一二级预防的长城。据悉,在中国房颤中心联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专家的大力扶持下,红安县人民医院作为二级甲等医院,心血管疾病防治能力大幅提升,急诊CPI超过1000例。

作为我国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的领军专家,黄从新一直致力于专业建设的提升。这样的提升不是局限在少数几家医院,而是全国范围。作为中国房颤中心联盟主席,从2017年开始,黄从新教授带领各省级联盟面向全社会普及房颤防治,铺就“房颤防治网”,有效提升我国房颤疾病治疗率与公众知晓率;建立房颤分级诊疗体系,4年来,全国406家房颤中心通过认证,收录178万患者诊疗大数据,精准分析中国房颤防治工作并提出“中国方案”。

圆“心愿”,“一张健康网,一生健康情”

“‘一张健康网,一生健康情’!这可能是我这一生,在医疗战线做的最后一个梦了。如果能实现,湖北模式有望成为全国模式,未来医疗的模式。”今年4月,黄从新教授在七旬高龄勇挑重担,担任湖北省“323”攻坚行动心血管疾病防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牵头湖北省心血管病防治“健康网”的铺就,有序、有力、有效推进“323”攻坚行动。

他给湖北省卫健委提出建议,“心血管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能不能以心血管疾病为试点,探索出一个集‘防筛管治研’全程管理,并可有效复制的湖北模式。”在他的这个建议下,省卫健委决定在汉川、钟祥、十堰郧阳、枝江和潜江,这5个地区施行323攻坚行动试点。

“我们要把有限的卫生资源真正花在救治病人的刀刃上。”谈起目前自己正在追的梦,黄从新这样描述着:“我们从基层患者身上获取信息流,由信息中心传向诊疗中心,然后专家在平台上进行诊断和开方,之后诊疗中心发出相应的服务流,最后将处方和药物送到病人手上,从信息流到服务流形成一个完整闭环。看病难,实际上是找优质医生难,我们这是利用互联网+弥补时间和距离的差异,形成同质化管理,达到变革目前的就医诊疗模式。如果顺利实现,将能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看病不方便的问题。”

今年6月开始,黄从新教授冒着高温酷暑,带着攻坚“323”的责任与使命,带领专家团队,来到5个试点县市搞调研、办培训、作指导,为推进心血管疾病防治试点工作操碎了心,劳累奔波,用行动诠释了医者情怀,践行了守护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

“不深入基层,就不足以深入人心。看着黄教授趴在村卫生室的桌上,查看电脑的样子,我们是既心疼,又感动。”潜江市中心医院医务部部长何安仁回忆起6月29日,黄从新教授冒着酷暑带队来到潜江考察时的情景,感慨地说道。当天是何安仁第一次见到黄从新教授本人,他说,原本担心黄教授的“323”讲解全是高高在上的顶层设计,会让乡镇基层卫生工作者听起来一头雾水。没想到,讲解超级接地气,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讲完就之后,中午也没顾上休息,黄从新教授就马不停蹄驱车到距离潜江城区外30公里的积玉口镇做调研工作。积玉口镇已经是离潜江比较偏远的镇,没想到的是,在积玉口镇卫生院,他又拿到当地各个村卫生室的花名册,点名到了一个叫花园村的一个最基层的卫生室,到了后,详细询问卫生室的方方面面工作,生怕漏过每一个细节。

“通过调研,我们一定要了解基层最真实的现状,乡村卫生院和村医是如何开展工作的。比如在村卫生室,我们随机调看了患者在中心医院住院的情况,就是要看看这些信息是不是真的互联互通了……那天确实很热,但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下一步的推进工作。”黄从新教授说道。

作为“323”攻坚行动心血管疾病防治组专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内分泌科主任高凌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跟着黄从新教授,走遍了5个试点地区,高凌说,“多年前,黄从新教授提出‘一切为病人、为病人一切、为一切病人’的医院服务理念;现在,他又怀着对病人的大爱,多次深入基层和偏远乡镇,在颐养天年的年纪,仍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奔走在荆楚大地。”

黄从新教授也深感责任重大。这位年过七旬的“追梦人”,聚焦着基层基础性疾病防治的难点、痛点、堵点,围绕心脑血管病打造三大体系,构建全覆盖、全打通的省-市-县-乡四级信息化网络体系,形成防、筛、管、治、研联动的心脑血管病管理体系,为实现从健康教育、高危筛查、智能预警、居家监测、专病随访到分级诊疗的全程防治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目标而努力。他说:“我只是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能把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送到荆楚大地的父老乡亲们手中。这也是本着一个职业医生善良的心,为社会做的一件善事吧。”